新报

您现在的位置: 北方新报_新报理念 > 新报内容 > 学习笔记听高万年老师讲符号之美

学习笔记听高万年老师讲符号之美

发布时间:2017-9-2 13:35:27   点击数:

『听高万年老师讲《符号之美》』

(下)

文/乐之整理

上次听过通辽市著名文化学者、书法家高万年老师讲《符号之美——古典诗歌中符号性词语的美学价值》前半部分后,写了一篇学习笔记,旨在方便自己今后复习之用。3月25日下午,高万年老师又讲了《符号之美——古典诗歌中符号性词语的美学价值》的后半部分,听过之后受益匪浅,今又做笔记,以便保存。

——乐之

(高万年老师)

讲座一开始,为了使课程内容有一个延续性,高老师把上一讲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复述。高老师认为,中国古典诗词,也就是古代诗歌,她不但有主题之美、意境之美、思想之美,情感之美,反映社会生活之美,此外她还有一种象征性词语,我把它取名叫符号性词语的美感。之所以把它定名为符号性词语的美感,主要来源于几本书,从几位学者的只言片语当中捕捉到了这些灵感,主要是为大家提供阅读古典诗歌的另一个角度。

年,夏丏尊先生为贾祖章专著《鸟与文学》作序,其中提到大自然中的鸟类、花草树木,能够代表民族的情绪,它就象酵素经过长期发酵,融化在民族的血液之中,形成民族精神之美。比如梅、鹤等。著名的唐诗专家林庚先生在《文学评论》年第1期上发表《论唐诗的语言》一文,文中提出:在古典诗词中有一种象征词语,归纳为典型性词语,能够非常浓缩而集中地表现诗歌的主题,比如关、山、月、柳等等。启功先生在《诗文声律论稿》中有一篇《汉语诗歌的结构及其发展》,其中谈到典故和一种象征性词语本身就是信号,比如阳关与折柳,一听到这两个词就知道是送别的内容。根据以上三位大家只言片语的看法,结合我个人多年读诗的经验积累和对美感的搜索,我给它取名叫符号性语言。

我把符号性词语归纳为五种美:一、民族精神之美;二、人文气质之美;三、社会风俗之美;四、浓缩意象之美;五、词意朦胧之美。

一、民族精神之美

上一讲讲了民族精神之美,具体讲了诗、琴、剑。今天我们就从讲酒开始。

酒。酒在中国有四五千年历史,文献记载酒在夏禹时期就产生了。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”杜康就是少康,是大禹的第五世孙。还有一种文献讲,是大禹的女儿仪狄造的酒。大禹喝了之后觉得这酒应该用来祭祖。因此,酒就成了祭祀先人的必备之物。从周朝就开始有专门管酒的官,叫酒政。还有在施行祭礼的时候,有一种官员叫“祭酒”。后来祭酒这个官职引申到民间,酒席当中最年长者首先举杯祭天地,然后才能喝。这个人物就叫“祭酒”。这就不是官员了,是一种美誉。后来演化为在某一领域里的代表人物称为“祭酒”。比如启功先生可为当代书坛的祭酒,季羡林先生是当代学界的祭酒等等。

酒在中国古代诗词里所表现的意象,高老师归纳为以下几条:

一、体现了士人的骨气。(士人,我们现在叫知识分子)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,当时由于他不满曹魏政权被司马氏把控,不愿与司马氏合作。民间流传一个俗语——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司马昭篡位的行为和想法,当时整个魏晋人都清楚,阮籍是曹魏的小官,不愿与司马氏合作。有一个故事最能体现,说阮籍有个女儿非常贤惠漂亮,司马昭看中了,想要同阮籍结为亲家,于是找人提亲。阮籍听说后便饮酒大醉,司马昭隔三差五就派人探看。怎么样了?酒醒没呢?赶紧提亲啊!每次派去的人回来都说:还醉着呢!就这样一连醉了六十天。阮籍还有一个特点,会翻青白眼。看不上谁就眼睛往上一撩,翻白眼儿;看谁好就端端正正地用青眼看你。民间现在也有“遭人白眼儿”一词,就是从这儿来的。从这个故事中表现了,酒虽然是一种饮料,但在这里充分表现了文人的骨气。

二、豪情的寄托。当豪情袭来的时候,酒就是它的代替物,通过酒表现一种豪气。高老师又给大家讲了苏舜钦的故事。大家都知道《岳阳楼记》的作者范仲淹,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时,苏舜钦是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庆历新政的成员,年被贬谪。苏舜钦十六岁中进士,在没中进士前,在其岳父家住。他岳父叫杜衍,是仁宗朝四大名相之一。老丈人发现这段时间酒下的快,一天好几斗。(高老师讲的“斗”是古人喝酒的器皿,也叫羹斗,带柄。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:“酌以大斗,以祈黄耇。”黄庭坚《次苏子瞻和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》:“我病二十年,大斗久不覆。”唐代的一斗等于十升,相当于.4毫升。从酒的发明到唐朝,酒的度数都不高,也就十度左右,跟现在的啤酒差不多。《水浒传》智取生辰纲一回中,杨志一伙人在黄泥岗买酒用来解渴,如果不是吴用下蒙汗药,他们是不会误事的——乐之注)。

再回到高老师的讲课上。苏舜钦的老丈人杜衍发现自家的酒下得快,就派人去查看。派去的人看到这姑爷在读《汉书》,旁边放一个斗。当读到张良剌杀秦始皇,拿波浪锤(史书记载为大铁锤,重达斤)一锤没打中。读到这里苏舜钦一拍书案:“惜乎!击之不中!”太可惜了,没打着,说完浮一大白。(白,在古代原是指罚酒的酒杯,浮一大白,就是罚一大杯酒。汉代刘向《说苑·善说》:“魏文侯与大夫饮酒,使公乘不仁为觞政,曰:‘饮不釂者,浮以大白。’”釂jiào:饮尽杯中酒。后来“浮一大白”指饮一大杯酒。高老师讲的这段中,苏舜钦“浮一大白”指喝了一大杯酒。前段时间内蒙古诗词学会的赵光荣老师问我“浮一大白”为何意,我也这么给她解释的。——乐之注)喝完一大碗酒接着读。读到张良投奔刘邦,苏舜钦“啪”又一拍桌子:“君臣相见何其难也!”又浮两大白。

派去的人回来报告杜衍:“姑爷读《汉书》呢,每读到精彩处就来两斗。”杜衍说:“有此下酒物,二斗不为多也。”从此就形成一个词叫:汉书下酒。我们写书法的都写过这个词,这个词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

酒,表现的是一种豪气。像李白《将进酒》:“会须一饮三百杯”其实能喝那么多吗?代表的是一种豪情。再有欧阳修《浪淘沙》开头第一句:“把酒祝东风,且共从容。”其实欧阳修的酒量非常之小,喝一盅就醉。你看他在《醉翁亭记》中:“太守与客来饮于此,饮少辄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号曰醉翁也。”“饮少辄醉”,欧阳修是不能喝酒。尤其是退休以后,“文章太守,挥毫万字,一饮千钟”(钟也是酒器,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于是庭实千品,旨酒万钟。”——乐之注)他能喝一千钟吗,喝不了。欧阳修还有一些关于喝酒的诗,有几首特别逗乐,你们不是找我游玩吗,把酒预备好了,我喝不多少我看着你们喝。

在表现豪气方面,古典诗词我们随手就来。比如辛弃疾的《破阵子》: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”表现他的一种豪气。年,毛主席的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:“茫茫九派流中国,沉沉一线穿南北。烟雨莽苍苍,龟蛇锁大江。黄鹤知何去?剩有游人处。把酒酹滔滔,心潮逐浪高!”毛主席根本就不能喝酒,每到宴会只能喝一盅,然后就让周总理代替,周总理酒量大。可是词中为什么却有“把酒酹滔滔”呢?大家知道,年正处于革命低潮的时候。毛主席对中国革命和历史非常精通,比如“黄鹤知何去?剩有游人处。”非常象陈子昂的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”(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)。年主席在《沁园春·长沙》中就说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!”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。所以,当诗人写到酒的时候,你不要认为有多能喝,酒在诗中代表的是一各豪情,是豪情的寄托。

三、消愁的尤物。一丝闲愁袭来的时候,就得有酒。李白:“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。”换酒干啥呀?“与尔同销万古愁。”我们都知道范仲淹是个忠臣,他有一阕《渔家傲》:“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”古人所说的相思,不完全是男女私情,其中包括乡愁、思亲等,这些都可以称相思,不象现在,现在的相思就是两人的事,没别的关系。

四、乡愁的催化剂。当乡愁袭来的时候,得有酒。酒又是乡愁的寄托。其中南宋的词人蒋捷写了一首游子思归的这么一首词,我认为写得很美。“一片春愁待酒浇。江上舟摇,楼上帘招。秋娘渡与泰娘桥,风又飘飘,雨又萧萧。何日归家洗客袍?银字笙调,心字香烧。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”(蒋捷《一剪梅·舟过吴江》)乡愁需要有酒来浇。

五、相思的况味。这就是爱情了。李清照《念奴娇》:“险韵诗成,扶头酒醒,别是闲滋味。征鸿过尽,万千心事难寄。”思念自己的丈夫,喝到“扶头酒醒”,后半夜还喝呢,第二天早晨脑袋疼了。酒是爱情的寄托。

六、离情的借口。与丈夫或情人离别了,也得有酒。还以李清照的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为例:“新来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。”高老师形象地将这句比喻成电视剧画面。高老师讲:咱们把这句分解开就好象一个电视剧,李清照想念丈夫赵明诚,写下“新来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。”寄给赵明诚。咱们假设这是电视剧的一个画面,赵明诚回来进入家门一看:“最近咋瘦了呢?病了?”“没有”“喝酒喝多了?”“没有”“是不是写悲秋的诗太多了?”“也不是”。这要是现在人拍出来,李清照就得这么说了:“你真傻,你真傻,真地好想你!”(讲到这里把台下听众都逗笑了)。高老师接着讲:“她也不是病了,也不是酒喝多了,也不是悲秋诗写多了,你说咋回事,就是想你想的。李清照自己没说,是我琢磨的。”

七、社会生活的浮士绘。“浮士绘”是日本中世纪的一种绘画形式,翻译过来就是社会风俗画。有一首诗很重要,大家都会背,我一说大家就知道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(杜牧《清明》)就这一首诗,演变成全国一百多个戏曲种类,独出戏叫《小放牛》,京剧、杨梅戏,包括昆曲都有。其中远征唱的河北民歌《小放牛》特别好听,大家不妨找来听听,非常好。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美感,这种美感缺了酒不行。同时也是酒文化的一个侧面,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风俗,这在诗词里多有出现。

八、文化交流的粘合剂。咱们现在也是无酒不成席,朋友们会一会就得喝上几杯。古人也经常会,但是人家的会是文期酒会。在酒会上讨论诗文。有很多这样的记载,你象柳咏:“难忘,文期酒会,几孤风月,屡变星霜。”(柳咏《玉蝴蝶·望处雨收云断》)元朝的徐再思有一小曲儿:“道院弹关,酒会诗坛,万古西湖,天上人间。”(徐再思蟾宫曲·西湖)。古人在集会的时候是不离诗的,关于这个北京大学副教授熊海英,当她读博士的时候写了一部专著《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》。该书虽然以北宋为背景,但它回顾了整个中国历史上,在酒会期间的诗歌创作。大家有兴趣可以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,写得非常好。

九、风度潇洒的酒态。喝酒喝醉了的形态。高老师讲:我们一些人喝醉了就“咕呱”乱吐,使酒骂座,耍酒疯,骂大街。古代有文化的人喝醉了是一道风景。比如说书法笔法的主要传承人蔡邕,就是《笔势论》的作者,著名的大儒。他写的《三体石经》立在太庙门口,每天车水马龙把路都堵住了,就为了看他的《三体石经》。蔡邕有一天喝多了,就倒在大道上了。引得众人围观,啧啧称赞:“嗬!你看人家醉的,这是醉龙啊!”你看人家醉的姿态多么儒雅,作为一道风景去欣赏。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,喝完酒之后,一旦喝多了往那一倒,人们说“玉山倾倒”,就像一座玉山崩塌了一样,那么有文化内涵,人家喝醉了都有文化。在中国的诗词里,比如李白《襄阳歌》诗中:“玉山自倒非人推”。

高老师讲完酒这一节之后,向大家介绍了几本书。第一本是熊海英的《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》;第二本是三十年代胡山源的《古今酒事》很有文化价值,他介绍了酿酒的专著就有十五部,介绍了一千余首关于酒的诗,介绍了几百个与诗词有关的文人活动。第三本是王瑶先生的《中古文学史论》。其中有一大章就谈文学与酒。还有一本是鲁迅的一篇名著《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》,在十六卷本《鲁迅全集》的第三卷《而已集》中。这些资料很好找,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找。

综上,酒在中国旧体诗词里头它的出现频率之高。可以这样说,在中国历史上,没有一个诗人写诗没涉及到酒的。

以上讲了诗、琴、剑、酒。接下来高老师又讲几个符号性词语:梅、兰、竹、菊。

梅,是一个象征性的文化符号。归纳它各种高贵的品质,就两个字:高洁。有一首诗大家都知道,是林逋的,他是北宋时期经太祖、太宗一直到真宗这个时期的人。他这个人是居士,一辈子没当官,一辈子没娶媳妇,当然也就没儿子。把梅花当做自己的妻子,把仙鹤当成自己的儿子,所以称“梅妻鹤子”。他在西湖的孤山种梅三十亩,从来不问政治,也不专营求官。他临死的时候写这么一首诗:“湖上青山对结庐,坟前修竹亦萧疏。茂陵他日求遗稿,犹喜曾无封禅书。”(林逋《书寿堂壁》)“茂陵”指汉武帝。司马相如死了之后,汉武帝去司马相如家找他的遗稿,发现了一篇司马相如给汉武帝的封禅书。封禅书的内容是对汉武帝溜须拍马的一篇著作。说汉武帝怎么怎么好,汉武帝拿到后挺高兴。林逋在诗中说了,如果有一个皇帝在我死后去我家找遗稿,找不到封禅书,我一辈子没求官,没写过溜须拍马的文章。他有一首写梅的诗:“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。”(林逋《山园小梅》之一)尤其是中间颔联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于是梅花被称作“疏影”,也叫“暗香”。他把梅花写得非常孤傲,非常高贵。

有人问苏东坡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不就是水波上横着梅花的影子吗?暗香浮动月黄昏,不就是黄昏月下有点香味吗?怎么就说梅花那么高贵呢?说杏也行,说桃也行。”苏东坡就说一句话:“恐怕桃杏担待不起!”也没说原因,它们没有梅花那么高洁。

为什么梅花这么高洁呢?梅花在唐朝以前不这么著名,当然在《诗经》中就提到梅。自从到宋代以后,在《梅谱》(画谱)前面有一个序言,序言中讲:“梅花地本庸微,自和静先生题后乃为上品。”(和静:林逋,字君复,又称和静先生)是他造成了宋代以后的影响。梅花这种高洁,古人归纳为“梅魂”,即:梅花之魂。

梅花的第二个特点:梅品。梅品是什么?代表士层(士人阶层,也就是知识分子)的一种孤傲。陆游的《卜算子·咏梅》:“驿外断桥边,寂寞开无主。已是黄昏独自愁,更著风和雨。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。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”这首词大家都耳熟能详。词表达了作者不与奸佞者同流合污,这就是梅品。还有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——元朝的王冕。梅花的地位与他也很有关系。王冕从一个牧童成为一个画家,进而成为一个画梅高手,他也有一首诗《墨梅》,表现士人阶层的这种坚贞和品格,大家也都知道:“我家洗砚池边树,朵朵花开淡墨痕。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”我们书法的人经常写。浩然正气,表现了古代正直文人的一种品性。

第三个特点是:梅格。梅的格调。梅花的格调在诗词里我们看到最有代表性的,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《卜算子·咏梅》,他升华了这个境界。他说:“读陆游咏梅词,反其意而用之。”你不是“一任群芳妒”吗?我就在丛中笑。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怀,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种承担。我们还可以从阎肃老先生为歌剧《江姐》写的主题歌《红梅赞》来说明传统文化的传承,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是有意义的,而且是能够发展的。

从梅花的梅魂、梅品、梅格,我们和古人是一脉相承的。这是梅花,下面说兰。

兰,在中国花卉里地位是最高的。她有一个别号叫“王者香”。从哪来的呢,出处甚高。这又要提到蔡邕。蔡邕有一本书叫《琴操》,其中在《倚兰操》这个曲目当中,他有一个情节,蔡邕写道:“孔子自卫返鲁,过隐谷之中,见芗兰独茂,喟然叹曰:夫兰当为王者香。”孔子周游列国时,从卫国返回鲁国,在幽谷之中,发现兰花喟然叹曰:此为王者香。“今乃独茂,与众草为伍,譬犹贤者不逢时,与鄙夫为伦也。”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:众草,包括萧艾和其他野草等等,用我们现在的话叫草根。当然,士大夫阶层对野草有鄙视的地方。他说好象贤者和这些杂草相处一样。

兰花既然称为王者,首先我们的儒学领袖孔夫子定调了——王者香。接着在屈原的《离骚》中写了这么几句:“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。冀枝叶之峻茂兮,愿俟时乎吾将刈。”意思是说我种了九畹兰花(一畹合三十亩,二百七十亩兰花。)又种了一百亩的蕙,等到它们长成的时候,我要把它采摘下来戴在身上。表现自己的高洁。兰和蕙,同种而异名。它们的区别为一挺一花为兰,一挺数花为蕙。我们经常看到,包括郑板桥画的兰花,有的一挺开六七朵,有的一挺开一朵。一朵的叫兰,多朵的叫蕙。从这以后,美人芳草便成了屈原,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美的代表。

寓人德行之美的,我们叫“兰薰”。它的美德历久不衰。有一个成语“兰薰桂馥”就是香的意思。比喻女子高雅贤淑,我们称为“兰心蕙质”。我们搞书法的经常写,比如有女士求幅字,我们会常写“兰心蕙质”。比喻人家的子弟非常优秀叫“阶庭兰玉”。搞书法的大家都知道,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《祭侄稿》,其中就有“惟尔挺生,夙标幼德。宗庙瑚琏,阶庭兰玉。”安禄山造反天下大乱,颜真卿叔侄与安禄山作战,最后爷俩都死了。颜真卿这里写给侄子:你是我们家的宝玉一样,你就像阶前生的兰花一样,你是我们家优秀继承者。“念尔遘残,百身何赎,呜呼哀哉”。比喻人节操高尚。我们称为“兰石”。比喻知心朋友,我们称为“兰交”。比喻情投意合的言论,叫“兰言”。比喻高雅的居室,叫“兰房”、“兰厅”。女士叫“兰室”。这在中国的诗词里是大量出现的。在开满兰花的水边盖一个亭子叫“兰亭”。我们现代人写诗很少引用这种语言,但在一定的题材当中我们引用的这些语言,会增加它的美感。比如“兰厅”,高贵的客厅。高老师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:

前不久,苗春亨先生出了一本书《硬笔古代诗文字帖》,让我写个序,人家是前辈,咱们是晚辈,怎么也推辞不掉,还要给我送稿来。我赶忙说:“您可别来,我去。”于是,郑学仁先生开车拉着我就去了,他家在桥北。回来之后,我写了一首小诗,用了“兰厅”这个词。《七绝·春亨先生硬笔字帖书稿已竣,命余为序,与学仁先生趋车取稿,归后作》:“惠风送我北桥行,酒会文期上兰厅。报道先生春睡好,告我新编已杀青。”先生八十多岁了,一觉方醒,告诉我编完了。“报道先生春睡好,告我新编已杀青。”“杀青”就是以前竹简做成书之前,拿火烤,把青气烤干不让它变形,就叫杀青。

高老师接着讲,也容易写走偏了。比如说“兰房”属中性,可以称女士,也可以称男士。“兰厅”指男主人家的客厅;“兰室”是人家富家小姐的闺房。“兰室”就不能乱去了。假如说我们也写两句诗,你听听象谁写的:“蝶使蜂媒正春时,伊人招我入兰室。”“蝶使蜂媒”就是保媒拉纤的意思,小蜜蜂给蝴蝶传信儿;“伊人(女性的代称)招我入兰室”,直接奔人家闺房去了,这有点象西门庆写的诗(讲到这里把台下听众都逗笑了)。“蝶使蜂媒”是王婆给拉纤,然后潘金莲招他(西门庆)入兰室。因此,写诗前要拿准了,不能乱写,拿不准就成流氓了。

竹。竹最早在《诗经》中出现了,竹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从魏晋开始的。大家都知道有个竹林七贤,竹林七贤有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王戎、阮咸这么七个人。这伙人都是曹魏的旧官,不愿意与司马氏合作。据说有一片竹林,在河南一带,他们几个经常去竹林谈筵。关于竹子它有一个名字叫“此君”,怎么得的名呢?王羲之的儿子,也就是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(为王羲之第五子,王献之的五哥)。这个人挺有意思,也是书法家,他搬到一处新宅后,门生问:“院里栽些什么?”王徽之:“栽竹子!不可一日无此君。”“此君”就是从这里来的。

王徽之还有一个关于竹子的轶事。他喜欢竹子,有一天他让门生抬着,路过一家大宅门,看见里面的竹子长得非常好,于是就让门生抬着进院看竹,被主人骂了一顿:“哪来的,这么没有礼貌!连招呼也不打,看竹也不问问主人?”王徽之理也没理,看完出来了,你爱怎么说怎么说。这就是一首著名的诗里提到的:“看竹何需问主人”(王维《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》)。

竹子到了宋代在诗歌和绘画里的地位就更高了。因为什么呢?苏东坡有一个远房表亲文与可,是著名的画家,他是画竹的大家,苏东坡又是当时的文坛祭酒。他们两人一个画竹一个题诗,苏东坡自己也画。这样就把竹子的文化现象推向了高潮。苏轼: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”(苏轼《於潜僧绿筠轩》)尤其到了元明期间,竹子形成了四君子的绘画格局。在明万历年间,有一个叫黄凤池的编了一本《梅兰竹菊谱》,当时著名的大儒陈继儒(《小窗幽记》的作者,现在有人考证不是他作的,但现在还属在他的名下。)提出,应该叫《四君子》。就这样,竹子在四君子里面是重要的画品。尤其到了清代康乾时期,由于郑板桥写了许多关于竹子的诗,画出了竹子的独特风格,更表现了竹子的品格。

那么为什么竹子能成为四君子呢?它有个特点,就是常说的“方一出土便有节,极至凌云心自虚。”(徐庭筠《咏竹》)竹子长出来就有节,“节”代表士大夫的民族立场,我们叫“节操”、“气节”。长到凌云之势的时候,它的心仍然是空的——虚心。又有节操又虚心就是君子。再加上风度非常潇洒,虚心、耐寒、潇洒,于是乎他就成了一个符号。

菊。说菊就得谈到陶渊明。陶渊明是位真隐士,据考证“误入尘网中,一去十三年。”(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)这十三年中他做了五个官,都不太大。其中有一个小官也叫祭酒,每一个官都没干满一年。不是自己辞职,就是让人辞了。比如他当过桓玄的属隶,他辞了,借口是“母丧归”。他当过刘裕的幕府,最后自己辞了。为什么,这里暗含着他忠实于晋朝的气节。

桓玄是桓温的儿子,晋朝末年,他起来造反,把晋朝灭了,自立国号为楚。他立国号为楚后,刘裕起兵又把桓玄灭了。晋朝就是在这两个人手上结束了。刘裕建立了宋朝,这个宋朝是南北朝时南方四朝“宋齐梁陈”里的宋朝,南朝第一个。

所以,菊花象征“傲霜”、“傲骨”。在陶渊明的诗中多处写到咏菊的作品: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“秋菊有佳色,裛露掇其英。”等等,“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。”(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)。

归纳起来,菊有傲霜:“菊残犹有傲霜枝”(苏轼《赠刘景文》),表现了士大夫阶级的傲骨。后凋:元稹“此花开尽更无花”(元稹《菊花》)。遗世:看到花使我忘到了纷繁的事情。陶渊明的“泛此忘忧物,远我遗世情”(陶渊明《饮酒其七》)。它的这些品格代表了士大夫阶层一种闲适的,一种在乱世时期找到心灵寄托和隐居的象征。

菊花有许多别名,“晚节香”越到老了越香;“霜下节”苏东坡诗里的;“君子花”、“佳友”等等这些美誉,所有这些,在四君子当中,表现了一种民族精神。民族精神之美通过四君子在诗词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。

最后,高老师把四君子概括为:梅花的坚贞,兰花的高洁,竹子的节操,菊花的傲骨。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美。

二、人文气质之美

我们知道古人是崇美的,比我们爱美。尤其是近百年来,我们的服饰几乎没有文化可言。“大棉袄二棉裤”,因为百年战乱造成贫穷。解放以后到现在,一直到改革开放,我们的服饰才开始一步一步上来了。古人可是讲究的,古人崇美。讲容止,讲气质,讲风度,而这里面最看重容止。容止,就是容貌和行为所折射的内美与修能。修能是什么?才能和修养。这是人类自身价值的觉醒,也是对生命文化价值的礼赞。不能轻易说谁好美就叫臭美,好美是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觉醒。

人类经过一百多万年的进化,有文化的修养五千多年,使我们人类认识到自己的美。我们古代的人早就认识到了自身的美。我们看看中国的诗人之父——屈原,对自己形象是怎样描绘的:

《九章·涉江》里有:“余幼好此奇服兮,年即老而不衰。带长铗之陆离兮,冠切云之崔嵬。被明月兮佩宝璐。”这句翻译过来大致是: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奇装异服,到老了也没有衰减。我带的宝剑上镶满了珠玉,我的帽子直接耸入云霄,我披着明月的宝珠,全身带着宝玉。他在《涉江》里面还说:“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。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”什么意思呢?既然我有这样内美的灵魂,这么高的修养,我又培育了我的才能,我出门时把那些香草、兰花都戴在身上,正因为我内心世界高洁,我的才能又这样出众。接着他说:“世混浊而莫余知兮,吾方高驰而不顾。”这个世界太混乱了,太混浊了,我不顾一切“驱龙使鸟”去找美人,“美人”在这里指理想的君主。“美人”在诗词里也是一个符号,代表理想。比如苏东坡《前赤壁赋》:“桂棹兮兰桨,击空明兮溯流光。渺渺兮于怀,望美人兮天一方。”他被贬谪到黄州去了,怀念皇帝,这里的美人指的是皇帝,具体说就是神宗。同时,美人也代表理想中的人物,理想中的楷模称为美人。和它相对的,夸一个女孩子长得好叫美女,美女是实词,美人是虚词。在中国诗词里非常清楚。

魏晋时期更是崇美的时代,我们看《世说新语》,这本书被称为魏晋时期的文化宝典。其中《容止篇》第十四节,说嵇康: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,见者叹曰:“萧萧肃肃,爽朗清举。”或云:“肃肃如松下风,高而徐引。”山涛公曰:“嵇叔夜之为人也。岩岩若孤松之独立;其醉也,傀俄若玉山之将崩。”他的容姿就那么好,身高七尺八寸。高老师还查了《历代度量换算总表》,魏晋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5.4厘米,嵇康身高一米八九,而且又有文化内涵,风度翩翩,喝醉酒都像玉山倒了。说明了古人崇美。比如王羲之:“时人目王右军,飘如游云,矫若惊龙。”于是乎人们评王羲之的书法——字如其人。因此,古人在行走坐卧上都有美的要求。在诗化的语言里,不美的词不用。

由于时间关系,关于人文气质之美高老师只举了两条。

倚和凭。如果你查词书,解释得非常呆板,就是靠着。这两个词还互叙。倚,凭也;凭,倚也。总之它俩就是靠着。靠,不美。所以古人不用靠。靠是什么?是用脊梁骨背对着叫靠。比如警察来了:“靠边站!靠边站!”是你背着往后退。“靠墙根站着!”脊梁骨背着墙。它不美。

倚。倚是从哪来的呢?春秋时有一种家具叫“倚几”。古人席地而坐,大人物往那一靠,有一个小矮几,姿式非常之美。尤其魏晋时期崇尚清谈,清谈的时候这些大学者往一块儿一聚,选择一个主席。主席靠着倚几,手拿着麈[zhǔ],麈是用马鹿的尾巴做成扇子(拂尘),带有指挥的意思,叫挥麈而谈。

高老师讲到倚时特别风趣,还亲自示范。高老师讲:为什么古人不说靠,而说倚呢?我琢磨了一下,它具有美感,形象特别美。我的看法:倚是以45度角靠着。这在字典上没查着,我可以给大家表演一下。讲到这里,高老师从座位上站起来,给大家示范什么叫45度角的倚。

倚和凭,在中国古代诗词里到处是这两个字。举几个例子:因为倚这个动作有闲适之美,闲适的倚靠着,45度角表现一种文人的气质和风度。所以,与其相反,你说靠那、躺那、趴那、挤那人家不干,不美。我们谈的符号性词语的美学价值,是它在诗词里的一种美。比如说白居易:“倚石攀萝歇病身,青筇竹杖白纱巾。”(白居易《上香炉峰》)你想想看,45度角翘起腿倚靠在山湖石上,手里拿着青竹杖,戴着白纱巾,你看潇洒不潇洒。

再加上魏晋人所谓峨冠博带。他们穿的都是丝织品,特别宽松。为什么魏晋人穿得那么宽松肥大呢?有专家论述,因为他们吃药,吃“五石散”。一吃药就不能洗澡,吃完药浑身发热,于是乎就生虱子。很多大官高级干部一见面清谈,一边拿虱子一边谈玄,那是一种风度和气质。所以说叫“扪虱而谈”。周总理有两句诗:“扪虱倾谈惊四座,持螯下酒话当年。”(周恩来《送蓬仙兄返里有感》)。

倚杖。古人的竹杖不像现在的文明棍,古人的竹杖很长,像竹竿。还有一种叫杖藜,藜是什么?就是我们这的大灰菜,根很粗,有一人多高,砍下来凉干了做杖。王维:“倚杖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。”(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)倚着杖听蝉,美。他说靠着杖就靠倒了,拄着杖是衰老,都不美。

苏东坡有一首《临江仙》,上阕:“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家童鼻息已雷鸣。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”苏东坡是个大慈大善的人,我认为是中国第一人。特别慈悲为怀。他半夜喝完酒回来都三更了,回来敲门,家里的小门童睡得打呼噜,苏东坡一想:得了,我也别给他弄醒了,我倚着杖在这听江声吧。听了一宿江声也没打扰这孩子。

倚楼。尤其是倚楼姿式更美。黄庭坚有词:“短笛长歌独倚楼”(黄庭坚《南乡子》)。古人坐小船靠着船帮上,人家也不叫靠船帮,叫倚桡。桡是船浆。栏杆,趴栏杆上看景。叫倚栏。“倚栏香径晚,移石太湖秋。”(赵嘏《宿灵岩寺(即古吴官)》)

凭。正面的扶靠为凭。倚具有文人的潇洒风度气质之美,而凭具有文人的慷慨悲怆之美。凭可就厉害了。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,一遇着凭字,肯定感情来事了。李后主:“独自莫凭栏,无限关山。”(李煜《浪淘沙》)还有岳飞的:“凭栏处,潇潇雨歇。”(岳飞《满江红》)杜甫的:“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。”(杜甫《登岳阳楼》)古人在行走坐卧上都有美。

三、社会风俗之美

在古典诗词里,象征性词语和这种符号性词语,经常表现一种社会风俗之美。有着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中国诗歌,真实、丰富、全面地反映了诗人时代的现实生活,反映并升华了古人的生活之美,这美又反映了中华民族淳朴、善良、勤劳的美。

高老师讲到社会风俗之美处,举了两个例子:折柳与送别。

我们一提到折柳就会想到送自己的朋友、情人、丈夫,折柳送别。这也是出现率非常高的一个象征性符号。有一本书叫《三辅黄图》,是关于西安的地理著作,我在这里是转引,没看过原著。书中提到:“灞桥在长安东,跨水作桥,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。”为什么要折柳赠别呢?怎么不折别的呢?灞桥上有一个灞亭,桥上有一个凉亭。这又涉及到亭,亭也是送别之所。折柳赠别。古人真会美,而且儒雅。你临走了他不送玫瑰花,也不送郁金香,他折一条柳枝,为什么?第一,灞桥有柳;在古人的注释中没谈这一条,我自己大胆个人理解认为,柳者“留”也。谐音,舍不得你走。所以折柳相赠。折柳赠别表现了一种青春的惜别。王维有一首著名的诗:“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(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)表现了一种离别的壮美。李白有一首词叫《忆秦娥》:“箫声咽,秦娥梦断秦楼月。秦楼月,年年柳色,灞陵伤别。乐游原上清秋节,咸阳古道音尘绝。音尘绝,西风残照,汉家陵阙。”这首词里提到了柳。秦娥,秦朝的小女子。讲到这里,高老师说:是呜咽的箫声惊起了秦娥的梦呢,还是秦娥刚醒听到箫声?不得而知,咱没在跟前儿。有可能是送自己的情人到西域出征。

另外,柳还代表乡愁的聆听。李白诗:“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”(李白《春夜洛阳城闻笛》)“折柳”是一个曲牌名,一听到笛子吹奏《折柳》就想起故乡了。

高老师还讲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:灞亭折柳,灞桥是往咸阳方向去,那地方我去过。有一年铁道部开文学创作会议,期间我就离群了。到咸阳我自己就留下了,自己逛了一天。买两个烧饼,喝一碗大秦凉皮儿。一路上看了贵妃墓、茂陵、霍去病石雕等,真体会到“西风残照,汉家陵阙”那苍凉的古韵。

以上说的是旱路送别。那么走水路怎么办呢?走水路的时候,有一个地方叫南浦。在中国的诗词里面,一出现“南浦”肯定是情人送别的地方。这有来头,首先从《楚辞·九歌》中就说了:“子交手兮东行,送美人兮南浦。”屈原这两句之后,就把南浦作为男女送别之地,这是走水路。高老师讲:在诗歌中一旦出现南浦两个字,你都不用翻书,肯定是情人送别。南朝的江淹,就是成语“江郎才尽”那个江郎。他说:“春草碧色,春水渌波,送君南浦,伤如之何。”(江淹《别赋》)

这是送别的两个地方:灞桥折柳,南浦送别,两个符号。

社会风俗之美的另一个符号——捣衣与砧。捣衣可太有文化了。古代的布是用麻织的。有钱人用丝织品,绫罗绸缎,普通老百姓就是麻质的粗布衣裳。麻质的就必须把它的纤维捣软。最早的捣衣石和舂米的臼一样,像一个大圆盆,两个人一起捣,一般是贫民家的婆婆和儿媳妇。后来又发展了,一个平面的石头砧,叫砧子。拿棒槌“当当当当”的捣。小时候我们家还有捣衣砧呢。

这个捣衣砧在符号性词语当中,它代表这么几项:

1.思夫的边情。什么是思夫呢?丈夫当兵远征去了,家里扔下个小媳妇,想丈夫、想情人古人叫思夫。想起了在边关服役的丈夫。李白:“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。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”(李白《子夜吴歌》)一到秋天了,长安一片月色,万户捣衣声“叮当叮当叮当……”秋风吹不尽,把我的感情送到玉门关。“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”啥时候能把五胡灭了,我丈夫不去远征了,不就省着思夫了吗。这叫思夫的边情。捣衣在古代诗歌里俯拾皆是。

2.思妇与游子相思的寄托。丈夫在外称游子,家里媳妇叫思妇。思妇与游子相思的寄托,寄托在什么上?寄托在这捣衣石上。这一捣衣就想起丈夫了,我们经常写《春江花月夜》,其中有两句:“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”月色照着我们俩的离情,即使把玉户帘卷起来,这份感情也卷不去。月色照在捣衣石上,我把它擦了一遍不行,月色又过来了。月色就代表这份感情。

3.故国与乡愁的借代。故国与乡愁表现在捣衣上。杜甫晚年的代表作《秋兴八首》之一:“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”意思是“丛菊两开”我来了两年了,仍然想故国。故国在长安,杜甫当时在夔州。天气凉了,家家在捣衣,忙着做边衣,做好衣服要给郎送去。这就是《四季歌》里唱的:“冬季到来雪茫茫,寒衣做好送情郎。”

再举个例子:小楼与西楼。这两个符号性词语。

先说小楼。中国的诗人真伟大,在市井民俗当中,景致非常美,形象画面也非常美。

小楼表现市井生活之美,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美。古代诗歌里随处可见,提到小楼肯定是市井生活。比如陆游的《临安春雨初霁》:“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”这两句该有多美。小楼一般是两层,不超过三层。木制平民居住的,充其量士人居住,不是高官居住的地方。高官是甲弟连云。这两句诗就是一幅市民风俗画,非常美。在小楼里听了一宿春雨,第二天早上在小巷深处传来了卖杏花的小女孩儿的叫卖声。卖杏花怎么叫卖,我的看法它一定是有旋律的,一定是唱着卖的。古人在诗里多处写卖花声,究竟怎么个调?当时没人记谱,没有传下来。但我有感觉,我小时候在我故乡郑家屯时,一到春天就卖苣荬菜。多数是十二三岁的小姑娘,在古代一超过十四岁该出嫁了。十二三岁的小姑娘,贫家女。我在年第一次来通辽,搬到通辽的时候那时候还有卖苣荬菜的呢。那时候我家住的是“小楼”,有一天清早就听见卖苣荬菜声。我听后很动情,有一种愁肠哀思之感。小姑娘在早晨寒风料峭的时候,在小巷深处小姑娘用颤颤巍巍的声音喊卖苣荬菜。

讲到这儿,高老师又给大家做示范。高老师讲:这个叫卖声大致是这样的,和我故乡一样。通辽和郑家屯卖苣荬菜是一样的:“苣荬菜哎……(咪唆啦唆……)”。非常凄楚,我想起了河北民歌小白菜,“小白菜哎……”肯定从那儿来的。有根据,不是随便喊的。比如说在我小的时候,我家乡有一个老太太卖桂花油,大麻籽油,也卖香油。做什么的呢,是女子梳头发用的。她的叫卖声也有旋律,这么喊:“打香油大麻籽油啊……”听从胡同传来也挺凄楚。旋律是慢中板,“唆哆哆啦啦唆啦唆……”这都是有根据的,你要仔细琢磨什么都不是凭空来的。

秦观有一首《浣溪纱》写得非常之美:“漠漠轻寒上小楼,晓阴无赖似穷秋。淡烟流水画屏幽。自在飞花轻似梦,无边丝雨细如愁。宝帘闲挂小银钩。”再有李煜: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”(李煜《虞美人》)有人会说他是皇上啊,他住的应该是甲弟连云啊,他怎么也小楼呢。不对,他被宋太祖俘虏了,虏到汴京给他弄了个小院。他就写了这首《虞美人》,因为什么呢,他在这住的是真小楼。以前他住的是什么?他有一首《破阵子》:“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。凤阁龙楼连霄汉,玉树琼枝作烟萝。几曾识干戈?”我原来住的是“凤阁龙楼连霄汉”都连到天上去了。现在在小楼眯着呢。就因为这首词,宋太宗赐给他一杯酒,酒里下的牵机毒,喝完就毒死了,死那年才42虚岁。牵机毒非常残酷啊,喝完这个药的人缩成一个球,抽搐而死。

再说说西楼。西楼,大家在读古典诗词的时候可能不太注意,读多了你会发现,西楼是什么?是情人约会的地方。情人约会用西楼,也不排除有真情实感的朋友相会的地方。但是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情人约会的地方。李清照:“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”(李清照《一剪梅》)一看西楼想起赵明诚了。

朱淑真,北宋末年著名的女诗人。高老师说他曾经写过她的一个专篇,发表在《科尔沁文艺》上,篇名叫《断肠才女》,写的是朱淑真的一生(这篇文章也收进高老师文集《远簌集》年9月第1版,第45页)。朱淑真有诗:“窗外蛩吟解说秋,迢迢清夜忆前游。月华飞过西楼上,添得离人一段愁。”(朱淑真《秋夜杂书》)她还有:“繁花种种成愁恨,最是西楼近夕阳。”(朱淑真《伤别》)又想起了她和情人约会的情形。她死得很悲惨,丈夫怀疑她有外遇。同样,李煜的:“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”(李煜《相见欢》)很多注释说这首词中的西楼没有实指。我认为不对,起码不全面,有实指。李煜被虏到汴京后,小周后也一起被带到了汴京,被宋朝软禁了。宋太宗不是东西,好色。宫妃成千上万,又相中小周后了。三天两头让小周后陪寝,住几天回来就和李煜哭闹。我认为这首词就是小周后被召进宫之后,李煜“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。”

友人送别也经常提到西楼,“满天风雨下西楼”(许浑《谢亭送别》)。这是友人送别的地方。总之,西楼是爱情与友情寄托之所。

四、浓缩意象之美

意象是古典文学美学的专用名词。包括意想、想象、印象等综合的一种名词。创作文学作品的意境,经过长期的诗化过程,形成了寓意深刻的典型形象。这个典型形象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象征性、符号性。而在诗歌中代表某种事物、情感、意境,而显现主题赋予诗的生命。为了进一步阐述浓缩意象之美,高老师举了几个例子:

古代诗人经常写的一种鸟——杜鹃,也叫子规。子规代表游子思乡,因为它的叫声特别形象,它一叫出来:“不如归去、不如归去……”所以,子规就成了怀乡、乡愁之鸟。同时它又象征着游子,男性化形象的象征。写子规最痛切的一首诗是明代方孝儒的《闻鹃》。这首诗写出了他那种思乡的情感:“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。一声动我愁,二声伤我虑;三声思逐白云飞,四声梦绕荆花树;五声落月照疏棂,想见当年弄机杼;”注意这两句:“五声落月照疏棂,想见当年弄机杼;”当子规叫到第五声时,想起了媳妇在窗下织布的情形。“六声泣血溅花枝,恐污阶前兰茁紫;”杜鹃叫时间长了啼血,叫得特别凄苦,把阶前的兰花都弄上血了。“七八九声不忍闻,起坐无言泪如雨。忆昔在家未远游,每听鹃声无点愁。今日身在金陵土,始信鹃声能白头。”游子思归的象征,游子之魂。

高老师又通过子规讲到一首民歌。高老师讲:提到子规我想起一首民歌,子规在中国的鸟类中是别名最多的一种鸟。我查了一本资料,一共有42个名。子规、杜鹃等等等等。民间有一个别名叫“阳雀”。湖北民歌《龙船调》中:“正月里是新年,妹娃子去拜年……阳雀叫搔着莺哥。妹娃娃要过河,是哪个来推我吗?”这里的“阳雀叫搔着莺哥”是什么意思呢?我个人认为,“阳雀”是子规的别名,男性之鸟;“莺哥”女性的象征。小媳妇要过河,撩那几个船夫:“阳雀叫搔着莺哥”你们几个男人得把我带上啊!所以她接着问:“妹娃子要过河,你们谁推我呀?”然后有一个船夫:“我来推你嘛!”带点调情骂悄的意思,但也表现了人性之美,不要以为作风不好。

最后讲一个符号——栏杆。我查了些资料,栏杆这个附属建筑在魏晋时期就有了。是楼上的外围有一圈栏杆。最早是木制,站在楼上扶着这个栏杆就可以登高望远。在明朝以后,就变成石头的了。可以叫“栏”也可以叫“杆”。栏杆在中国的诗词里面你查吧,到处皆是。栏杆代表什么?

第一,报国无门,壮怀激烈,忧愤慷慨之时,要有栏杆。这个时候诗人没有栏杆解决不了。大家都非常熟悉辛弃疾的《水龙吟》:“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。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”“吴钩”上次讲了,剑的一种。爱国激情来了,拿着宝剑看了又看,想出征没有人让你出征,把栏杆拍遍“啪啪啪……咋没人理解我呢!”所以,激情慷慨之时要有栏杆。在中国古代诗词里,到处有栏杆。岳飞的: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”“凭栏”也是栏杆。

第二、亡国之诗,关山险阻,怀人难见,这个时候要有栏杆。方才提到的李煜:“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,别时容易见时难。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”(李煜《浪淘沙》)亡国之人的哀与伤,这个时候栏杆这个符号就是个凭借。

高老师讲课特别风趣幽默,讲到栏杆高老师说:“试想,如果这个时候古代没有栏杆,诗里就没味儿,感情也无处寄托。你说拍啥呀?拍墙?把大墙拍遍!”(把大家又逗笑了)

第三,相思痛苦,无处倾诉,这时得有栏杆。以唐婉的词为代表。唐婉是陆游的前妻,结婚三年后让老婆婆给休了,后来嫁给同郡士人赵士程。有一次唐婉和陆游偶然在沈园相会,她的后夫给他们安排了酒肴。之后,陆游写了一首《钗头凤》大家都很熟悉。唐婉答了一首《钗头凤》,上阕:“世情薄,人情恶,雨送黄昏花易落。晓风干,泪痕残。欲笺心事,独倚斜阑。难,难,难!”相思没地方说去,总不能和赵士程说吧!“欲笺心事,独倚斜栏。”刚才讲的45度角靠着栏杆。下阕:“人成各,今非昨,病魂常似秋千索。角声寒,夜阑珊。怕人寻问,咽泪装欢。瞒,瞒,瞒!”有人说唐婉在写完这首词后不久就去世了。其实没有,这次相会六年之后唐婉才去世的。唐婉是外慧秀中,不但漂亮,还非常有才华。陆游他们俩感情特别好。为什么离婚了呢?说法不一。我认为唐婉嫁给陆游三年没生孩子,古代妇女“七出”之一,让婆婆赶出去了。陆游当年就娶了王氏,第二年就生个大胖小子,接下来生一大群。他们离婚与这个有关系。

思念友人也得有栏杆。晁补之《梁州令》:“江云渭树俱远,凭阑送目空肠断。”为什么提这两句呢?这里面暗含着两个信号:一个是“江云”;一个是“渭树”。出自杜甫的:“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(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)这两个词是思念友人的符号。

最后,高老师为这次讲座进行了小结:首先大家不要误解,我不是在讲符号,我是讲这种在古典诗词里,符号性的词语有着其他词句(包括实词、虚词)不可代替的美感。刚才讲了激动的时候就得拍栏,媳妇想丈夫了就得捣衣,情人约会就得上西楼,没有说上东楼的;在水路送行是南浦。这都是固定的符号,千百年来形成了半程式化(不绝对,什么也别说死了,高尔基讲: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!)。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阅读古代诗歌的一个角度,能够使大家在阅读古典诗词时有一个全新的视角。

这些象征性符号不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美,不仅仅溶入现实社会生活和文学作品中,也溶入了我们的血液里。所以,我认为它有一定的美学价值。

(高老师讲座现场)

高老师讲座内容很丰富,涉及的知识极广,但由于时间所限,应该还有许多内容没有讲完(词意朦胧之美没有讲),或没有时间展开讲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,但愿高老师能够把这篇讲座整理成书。如此,必将填补文化学术界一项空白,而对我们喜欢古典文学的人来说,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教材。

讲座结束后,高老师又与现场的听众进行了互动。我提出在时下我们在创作旧体诗词时,以上象征性、符号性词语会不会起到与古人同样的作用?高老师回答:文化是有遗传的,我们从毛泽东的诗词里就能找出大量的这种符号性词语,另外,上次我讲到叶剑英诗《重读毛主席〈论持久战〉》:“一篇持久重新读,眼底吴钩看不休。”“吴钩”就代表了一种杀敌的豪气。所以,我主张诗千万不要写实了,要虚一点。高老师形象地将符号性词语比做“熘肉段里的粉面子”,起到勾芡的作用。咱们现在写旧体诗词的人,大多写得比较实、比较板,读着缺少韧性。我讲的符号性词语也好,象征性词语也好,它具有这种美的功能,能够美化诗,甚至能够溶解你在诗句中罗列的那些实词的结板。比如我的那首诗:“惠风送我北桥行,酒会文期上兰厅。”用“惠风”听起来很雅,大家也都能明白,起到了美化了诗句的作用,如果写成“蹬开两脚上客厅”就不美了。

接着春雨老师提出,平时写诗的时候是不是完全按照平仄的格律来写?高老师回答说:我对平仄要求不严格,基本上遵循。自古以来就有“律成而诗亡”之说。从历史上李白、苏轼、毛泽东等等诗词大家的作品看,格律都不十分严谨。杜甫被称作“格律之王”,有专家在杜甫作品中找出十多首不合格律的。为什么?格律对于李白、苏东坡、毛泽东这样的大家是束缚不住的。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提出,严谨的格律属唐制,作为科举考试用。考科举就得严格要求,通过格律这个“框框”选人。诗写得再好,该平处未平,该粘处没粘,就凭这些落选,跟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。当然,高手写得既合格律,诗又好。我的原则是上口就行,只要写出你的感情,写出你的真情,就是第一好诗。所以杨万里说:即使不懂诗,你的诗让人看到是天生好言语便是好诗。

我的看法不一定对,如果有能力尽量用平水韵。我们读古人诗词如: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”中的“斜”就得读xiá不能读成xié,否则就不押韵了。再比如毛主席的:“茫茫九派流中国,沉沉一线穿南北。”按照古音读“国”和“北”是第四声(入声),就押韵,如果读成普通话的“国”和“北”就不押韵了。能说毛主席不懂格律吗?再有:“九嶷山上白云飞,帝子乘风下翠微。斑竹一枝千滴泪,红霞万朵百重衣。”这里“衣”读wēi,就不能读成衣yī。因此,读古诗必须按平水韵读;如果读现代诗,就按普通话读。现在是过渡时期。

以上是我的学习笔记,难免有记得不准确、理解不到位或者遗漏之处。最后,我把高老师这篇讲座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、诗词等,经过搜集,辑录于此,作为《辅助学习资料》,以供学习参考之用。

声明:本文为作者原创,版权归作者所属!

???作者简介?

王旭,笔(网)名:乐之。男,蒙古族,年11月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架玛吐镇。童年于东苏林场度过,小学毕业后移居宝龙山镇,毕业于宝龙山蒙古族中学(初中)。毕业后于建筑工地打工,年参加工作,现供职于中国联通通辽市分公司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内蒙古诗词学会常务理事、内蒙作家协会会员、通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、科左中旗诗词学会名誉会长,曾任《科尔沁诗苑》主编,内蒙古《北方新报》专栏撰稿人、首席诗词赏评员。现任《通辽诗词》《内蒙古诗词》责任编辑。年10月参加了《中华诗词》第二届“青春诗会”。诗词、诗歌、小说、散文、随笔等作品散见于《中华诗词》《诗刊》《星星·诗词版》《光明日报》《内蒙古日报》《内蒙古诗词》《草原》《天骄》等报刊,曾获第二、四、五届“华夏诗词奖”二等奖、优秀奖。

点手机右下角留下宝贵意见

????????????提示:长按↑"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治白癜风好的医院
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价格高吗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uizhangmuju.com/xbnr/7778.html

网站简介 | 发布优势 | 服务条款 | 隐私保护 | 广告合作 | 合作伙伴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地图

当前时间: